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我校荣膺“全国文明校园”。从“全国文明单位到“全国文明校园”,这份荣誉的背后是陕工人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定与执着,更是陕工人奋力擎起中国职教发展大旗,服务制造强国、教育强国贡献“陕工力量”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体系化设计、项目化实施、常态化管理的“三化”联动机制,聚力实施“1235工程”,丰富文明校园建设内涵,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1235工程”:塑优文明创建内核
用好一个指导理论,构建文明创建新版图。聚焦“文明建设”质改螺旋,活学活用PDCA理论,按照“围绕目标定计划、依据计划定路径、紧扣路径定检查、瞄准检查定改进”的步骤,依托校区、社区、厂区、馆区、园区等多元文化“五区一体”育人平台,构建起“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传播”四位一体的标准健全、运行顺畅的文明建设体系。
抓好两个关键载体,探索文明创建新路径。坚持两手抓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文明创建两个关键载体,一是立足主渠道,深耕思政课堂、创新课程思政,打通“双课协同”的全课程耦合育人机制,筑牢思想道德建设支撑;二是立足主阵地,深化活动引领、加强朋辈互助,打通“双措并举”的全方位常态育人机制,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三是立足主攻点,强化社会实践、优化志愿服务,打通“双化共融”的全体系实践育人机制,催化学生文明实践,推动思想道德实践养成。
守好三个创建主体,赋能文明创建新典范。聚力发挥领导班子、教师和学生的文明创建主体作用。一是围绕领导班子建设,立足顶层设计擘画文明校园创建“作战蓝图”;立足制度建设打造文明校园创建“四梁八柱”;立足自身建设担当文明校园创建主体责任。二是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立足师德建设—坚守师德第一标准;立足队伍建设——实施优师五项计划;立足监督评价——开展多维考评奖惩,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强、教育站位高、国际视野宽、“五术”要求精的师资团队。三是围绕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立足文明教育—打造微课堂,培育文明理念;立足文明引导——举办微活动,提升文明素质;立足文明实践——设立微实践,强化文明行为。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月月行”等活动,推进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青年培育。
做优“五个一”成果,打造文明创建新品牌。凝练总结文明创建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校级文明单位创建中率先采用“五个一”成果固化标准,即:凝练一个创建成果案例、培育一个文明示范典型、开展一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个“三全育人”特色活动、形成一个创建过程展示视频。通过边实践边总结,形成了“一院一品、一部门一特色”的文明创建品牌,有效推动我校文明创建品牌化建设、特色化发展、成果化展现。
擦亮“文明”名片:打造“六好”文明校园
自学校获“全国文明单位”以来,成功历经三次复检;近年来,以巩固和扩大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校园为抓手,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师德师风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阵地建设管理好”六个建设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聚势夯基底,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聚力塑内核,推动学院改革发展;聚能提成效,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成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高位推进促发展。学校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思想建设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能力建设为关键,提升执政能力及水平;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党委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登高望远谋全局,深入落实“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高位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坚持俯下身子抓落实,出台《领导班子约法十则》《狠抓落实十条措施》等,形成了“决策—落实—督查—考核”狠抓落实的工作闭合链条。锻造出“政治可靠、敢于担当、改革创新、业绩突出”的坚强领导集体。学校党委连续5次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领导班子连续10次获得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学校党委通过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校”建设单位验收,国家首轮“双高计划”终期绩效评价获评“优秀”。近三年,获国家级荣誉101项、省级荣誉188项,连续两年荣膺“软科”全国高职理工类院校第一,多次被《新闻联播》等国家级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先后来校调研时,对学校的办学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